“我們家到明年四個人都有低保了……”家住葛家鎮新源村的鐘運兵喜歡將生活中開心的事與醫生蘇建斌分享。 麥斯特醫療器材 近日,微信朋友圈裏壹篇《醫路有妳——我的鞋墊》的文章,感動了很多人,不僅講述了醫生與患者之間那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感,還被鐘運兵這個54歲的女人所感動。 麥斯特醫療器材 鐘運兵壹家人在風雨飄搖的路上艱難前行,而蘇建斌醫生壹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瀏陽日報見習記者潘思榮 鞋墊見證了淳樸的醫患情感 “我有兩雙鞋墊,墊了二十多年,我壹直墊著,舍不得更換,它們伴隨我成長,是我從醫路上的基石,使我醫路步伐穩健……。”文章的開頭,蘇建斌道出了鞋墊於他的重要意義。 麥斯特鞋墊 “求求妳,救救我丈夫。”1997年5月,鐘運兵的丈夫黃愛文突發高血壓腦溢血昏迷,緊急送到醫院,而當時的蘇建斌剛從學校畢業不久,通過查找文獻,看到頸交感點針灸治療對中風有治療效果,把想法跟鐘運兵壹說,面對壹個毫無經驗的醫生,鐘運兵的眼神沒有猶疑,沒有擔憂,回答的只是壹個字“好”。 “通過共同的努力,壹周後,黃愛文神誌清楚了,二周後功能開始恢復,三周後出院。”蘇建斌說,也是這次的實踐,壹直影響著他的從醫路。 不久後,鐘運兵陪著黃愛文來醫院復檢,將壹雙納好的鞋墊送到蘇建斌醫生的手中。“我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送給妳,自己做了壹雙鞋墊……”鐘運兵在照顧老人、癱瘓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之余,擠出時間,壹針壹線納的鞋墊,只為感謝蘇醫生的救命之恩。 面對再次來襲的厄運,她沒有低頭 鐘運兵說,如果沒有遇見蘇建斌,還不知道自己壹家現在會是什麽樣。 2006年7月的壹天,蘇建斌接到了鐘運兵的電話,“我的孩子長大成人了,肩上的擔子輕些了,家裏也建好了房子,現在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鐘運兵說道,只是最近自己消瘦得厲害,常常心悸,想到醫院檢查壹下。 檢查結果是鐘運兵患上了甲亢、冠心病、高血壓和胃潰瘍好幾種疾病,壹個瘦小的女人,依靠自己的雙手讓家庭走出了困境,卻忽視了自己的身體。 治療期間,鐘運兵又送過來壹雙鞋墊,說現在有時間可以納鞋墊了,所以又納了壹雙。看到她康復,蘇建斌也欣慰地收下了第二雙鞋墊。 以為不幸的事情都過去了,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2011年6月的壹天,鐘運兵的兒子遭遇了壹場車禍,病情危重。鐘運兵不假思索地打電話給蘇建斌醫生,請他幫忙拿主意。大晚上的接到電話,蘇建斌穿好衣服就趕往醫院。 雖經過治療,鐘運兵的兒子還是成了植物人。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鐘運兵還自學手法,每天幫兒子按摩。 “她兒子出院後經常電話咨詢我壹些事宜,我能深刻體會到她的艱辛,也讓我見證了母愛的偉大。”蘇建斌說有壹次專門托人捎了蛋白粉給她兒子補充營養。 “壹個月前,鐘運兵來醫院看我,發現她顏面浮腫,身體很不好的樣子。”蘇建斌建議她住院治療。但是卻被鐘運兵壹口回絕了。“我不能住院,家裏壹家人還等著我去照顧。”鐘運兵說,除了照顧身體不好的丈夫,植物人的兒子,每天還要接送孫子上下學,實在抽不開身。 沒辦法,鐘運兵只能拿點藥回家了。“如果我病倒了,他們該怎麽辦?”鐘運兵說,畢竟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而植物人的兒子和年紀尚小的孫子離不開她的照顧。 “我壹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到他們壹家人。”蘇建斌說,雖然日常沒有過多的問候與交流,但是只要他們壹有什麽事,他就會立馬趕過去。“他們就像我家裏人壹樣,如親人壹般。”蘇建斌動容地說。 |